玉牒泛指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典册,佛道之书等,特指皇族的家谱。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从皇帝到百姓都重视自己的家谱。我来介绍一下清代的玉牒:
第二种为宗室玉牒,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为本支,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宗室玉牒详细记载了显祖后裔的繁衍情况。
第三种为觉罗玉牒,显祖的伯、叔、兄、弟为旁支,子孙后裔称为觉罗。觉罗玉牒记载了兴祖福满、景祖觉昌安后代的繁衍情况。
玉牒以满、汉两种文字抄写,现存者用朱墨书写,已死者用黑墨书写。编完后,上呈皇帝审阅钦定。顺治时,准将玉牒抄3份,分别藏入皇史宬、宗人府、礼部。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为抄两份,分别存于皇史宬和盛京敬典阁,其底本则仍装订成帙,存于宗人府。终清一代,共修玉牒27次。后于1921年,溥仪又组织人力做最后一次补修,共纂修过28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3kemao.com/n/1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