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在晚年为何“疯癫”了?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吗?
“越至近代,人类便越感到自身的渺小有限;科学越发达,人类便越不敢狂妄自夸。因此,人类初次脱离地球引力圈进入月球引力圈时,阿波罗八号太空人在圣诞节清晨的太空中,轮流朗读《创世纪》第一章: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就有了……”
——《超人的苏醒》

然而,1962-1963年坊间流传牛顿疯癫了,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的关注。到了19世纪,随着部分与牛顿有关的资料发掘,牛顿的疯癫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上半期,牛顿的手稿拍卖之后,很多不为人知的资料公之于众,牛顿的“疯癫”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凯恩斯的话表明,一直以来,牛顿几乎被人们塑造成了理性和科学的化身,但是,真实的牛顿远比这种公开的形象要复杂和有趣得多。
从内心深处来说,牛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秘主义者。因此,终其一生,不是数学和天文学,而是神学和炼金术或许才是牛顿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
大约从少年时代开始,牛顿就开始了神学上的思考,这个爱好伴随牛顿直至生命的终点。
牛顿留存下来的手稿中,有关神学的超过三分之一,阅读《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我们通常会叹服于牛顿的缜密和细致,而同样的东西在他的神学作品中也随处可见,尽管它们中的大部分,牛顿从来就没有公之于众的打算。

在大概写于1681年的一篇文章中,牛顿依据《圣经》,论述了上帝创世的计划和过程,其中的诸多细节描写繁琐但井井有条,足以见证作者所花费的心力和精力。
因此,像“无神论”这样的字眼,在牛顿眼中,只会是一个贬义词。

接下来,作者列举了众多他认为能够无可辩驳地证明上帝存在的事例。最后,全文在只能从最虔诚的信徒那里听到的颂扬上帝的词汇中结束。
从上面简短的讨论中得到以下的结论,我想不至于引起太大的争议:牛顿将行星的运动归之于上帝,不仅不是因为无法解释其成因的无奈,反而是多年来精心思考的一个顺理成章的逻辑结果。
所以,牛顿晚年没有投向宗教的怀抱,因为他一直就在那里。

“毫无疑问,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其中各种事物是绚烂多彩的,各种运动是如此错综复杂,它不是出于别的,而只能出于指导和主宰万物的神的自由意志。”
“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去欣赏这大自然的美,并使自己陶醉于快乐的深思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激起我们对伟大的创世主和万物主宰的敬爱和崇拜的心情,这才是哲学的最优美和最有价值的果实。
“如果有谁从事物的这些最明智最完善的设计中看不到全能创世主的无穷智慧和善良意志,那么他一定是个瞎子,而如果拒绝承认这些,那他一定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疯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3kemao.com/n/10224.html